缂丝: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

缂丝介绍

缂(kè)丝(英文:K’o-ssu:Chinese Silk Tapestry),亦称“刻丝”是我国一种传统的丝织品。因“承空视之,如雕镂之象”,故名“刻丝”。它所使用的机器是平纹缂丝机,采用的最基本的织造技法是“通经断纬。工具材料与其他织造无有大异,织造技艺实属易学而难精,织造过程极其繁杂,古有“妇人一衣,终岁可就”一说。

缂丝出现距今已有数千年历史,从上古陪葬品,唐人敦煌幡帐,宋元书画到明清帝后龙袍,均能见到缂丝的身影。古往今来,缂丝一直是帝王和贵族们追捧的对象,宋徽宗曾为宋代缂丝名家朱克柔的佳作题诗:“雀踏花枝出素纨,曾闻人说刻丝难。要知应是宣和物,莫作寻常黹绣看。” 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形容缂丝织造为“以梭代笔”。 清代曹雪芹极爱缂丝,其著作《红楼梦》中就提到大量提及缂丝服饰。故而,缂丝有“织中之圣”和“一寸缂丝一寸金”的美誉。
由于融入织造之美和绘画之美,显然是超胜于其他织物。董其昌谓之“山水分远近之趣,楼阁得深邃之体,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,花鸟极绰约嚵唼之态,佳者较画更胜”,尤其是宫廷藏品,非想象可及的。
由于是以蚕丝做为原材料,缂丝就多了一份细腻。又因盛于江南吴越之地,便多了几抹少有的奢华和闲情。手工艺传达一个民族对于美的追求,中国人对于美有最为独特的见解,因为深沉,所以表现出来的就不简单、不浮躁、不过实。而是简约的、淡雅的和灵动的无我意境之美,将丝的质感融入画中,使其随意而不受经纬交错的强性制约,随欲作花。当然就可以“以梭代笔”了。
在欣赏一件优秀的缂丝作品时,注重的不是它是否真实的体现了绘画之实,而重视的是那艳若蒸霞,华丽无比的工艺质感,其次才是摹缂织法的精妙。如缂丝技法中的“合色戗”,就自然巧妙的解决了织造过程中色线晕染渐变的效果。
总的来说,中国缂丝的美是超出缂丝画面本身的,更多的是中国人对于丝织物的一种崇尚之美,因为理解了丝才能如此真实不加造作的运用了丝的质感,创作出惊艳世间的天工之作。




上一篇: 暂时没有了

下一篇: 缂丝艺术天价拍卖,巧夺天工震惊世界

联系我们

工作室地址:江苏-苏州市 沧浪区 盘门路裕棠桥弄50号(215007)
手机:13004583900
E-mail:13004583900@163.com

  • 微信号

  • 手机站

版权所有:姑苏区陈晓君缂丝艺术工作室  苏ICP备12036001号-1 技术支持:晨光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