缂丝: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
缂丝文化
缂(kè,同:刻)丝(英文:K’o-ssu 、Kesi 或 Chinese silk tapestry),又称“刻丝”,是中国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的欣赏装饰性丝织品。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,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、御真(御容像)和摹缂名
缂丝又称“刻丝”,是一种以平纹为基本组织,依靠绕纬换彩而显花的精美丝织物。缂丝最大的特点是通经断纬,在织物上花纹与素地、色与色之间的交界处呈现一些互不相连的断痕,似刀镂刻状,古人形容其“承空视之,如雕镂之象”,故称缂丝。 关于缂丝的称谓
代康乾盛世,政治比较稳定,经济文化繁荣昌盛,商品经济发展迅速,织绣工艺呈现出丰富多彩、群芳吐艳的景象,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。 清廷在南京、苏州、杭州设立织造局和皇家开办“织绣作”,集中了大量人才精英,广大
50多年前,中国考古学家们打开了明万历皇帝定陵,众多出土的龙袍、匹料、丝制品都灿若云霞,遗憾的是,这些珍贵文物很快风化,尤其是那件万历皇帝祭祀所穿的“衮服”,图案精美,大多用金线缂织,极为雍容华贵。此为宋徽宗赵佶生前青睐的宋朱克柔缂丝作品
古有“一寸缂丝一寸金”“织中之圣”之称。缂丝是中国丝绸工艺品中的精华,在明清两代为帝王御用,为皇室所垄断。与其它的丝绸工艺品相比,缂丝具备了艺术和工艺的双重价值。它不但可以用作鉴赏收藏,实用性也非常强,由于缂丝使用特殊的工艺制成,它还可以用
工作室地址:江苏-苏州市 沧浪区 盘门路裕棠桥弄50号(215007) 手机:13004583900 E-mail:13004583900@163.com
微信号
手机站
版权所有:苏州陈晓君缂丝艺术工作室 苏ICP备12036001号-1 技术支持:晨光科技
咨询电话
13004583900
咨询QQ
1026945759